我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,學生就業難是一個現實問題,更是一個社會問題,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,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,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,正猛烈地沖擊著我國的高等教育。就業在社會轉型期遇到了很大的挑戰,總體就業形勢不容樂觀!
據教育部統計2013年只有700萬高校畢業生,而2018年達到了820萬,5年間增加了120萬。而且每年還有部分未就業的往屆畢業生也會加入到求職隊伍中來,大學生與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由“供不應求”轉為“供需平衡”直至“供大于求”!
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,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劇增,加上往年沉淀下來的畢業生,總體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。
那么對于沒有高學歷,也沒有什么專業技能的初高中畢業生來說就更加難了!初中畢業后不想上高中,便四處打工,尋求生計,年齡小沒保障,沒學歷工資低!
青睞于學習技術,在學校大班級不能聽懂,成績不理想,自然不想讀書咯!進工廠工作,不知道該做什么好?工資低,過年都不好意思回家。
出現就業困難的局面并不是真正畢業生太多了,而是結構性過剩,也就是勞動力供求結構不一致,導致學生結構性失業,如專業設置和社會需求不相適應,學生素質和社會需求不相適應,傳統教育的很多學生就業觀念滯后,區域結構性矛盾等。
其實,目前我國專業技術人才仍然是供不應求的。
認清形勢,正視問題,搶抓機遇,初高中生在學校就沒有學到什么社會經驗和技能,更談不上市場競爭力,等于一到畢業就面臨失業。
雖然說初高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,但也不是絕對的。如今企業用人看重的是實戰工作能力,對學歷僅是作為參考。既然如此,何不抓住機遇,學一門技能,那么對于找工作,就相當于握有一利器在手了。
現在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,大學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都非常棘手。作為初高中畢業的你,還要彷徨到什么時候?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卻還是賺不到錢?到底該怎么辦呢?
乘勢而上,順勢而為,來
北大青鳥長沙科泰,一入學就簽訂就業協議,畢業就能進入名企拿高薪!
上一篇:人工智能時代與IT職業教育的發展
下一篇:返回列表
